“三旧”改造新机制激化城市发展新动能。
广东省是GDP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的经济强省,珠三角则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实施,珠三角作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引擎和重要载体空间,背负起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宜居宜游宜业的优质生活圈的重任。
新机遇其实也意味着新挑战。在经历过去的粗放式大发展以后,广东多年前已意识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虽然搭起了城镇体系,促进了珠三角城乡一体化,但地区开发强度过高、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增空间受限的用地困境,开始在削弱珠三角的发展后劲,而城市机能的老化、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等“城市病”,也日益拖累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要弥补这一短板,必须改变旧的发展理念和用地方式,通过“三旧”改造的模式创新,来为土地集约经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
2008年,广东抓住以省部合作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的工作机遇,在全国率先全面深入探索以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为改造对象的“三旧”改造模式,不仅盘活了大量低效的存量用地,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后备保障,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为国家制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提供了广东经验和广东模式。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统计,截至2019年11月22日,广东累计实施“三旧”改造面积达80.04万亩,完成改造面积46.46万亩,累计节约土地19.84万亩,节地率达42.7%;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从2008年底的13.7万元/亩/年增加到2018年底的30.94万元/亩/年,增长了125.84%,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广东省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期,用地需求旺盛,而国家每年下达我省的用地指标逐年减少。用地缺口持续扩大,预示着广东今后必须走盘活存量、挖潜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着力破解旧改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广东不断加快对原有旧改政策的升级和完善。
去年以来,在新政策的引领下,以万科、碧桂园、奥园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资本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参与到广东的“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成为当仁不让的主力军。迄今为止,广东在“三旧”改造领域累计投入的1.58万亿元资金里,其中社会投资1.37万亿元。
86.61%的民资占比,充分反映出广东的旧改政策,已最大程度地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今年,省自然资源厅在着手推动立法完善“三旧”改造政策体系。种种迹象表明,历经“十年磨一剑”之后,广东旧改在新的起点上将迎来新的突破,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强势崛起。
【策划】陈韩晖 卢轶
【记者】冯善书
【统筹】冯善书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