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记者/杨智明)近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城市观察》杂志社、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十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红楼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广州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共有来自省内外高校、规划设计单位、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等人参加。
研讨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世福教授与赵渺希教授主持,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德焱代表主办方致辞。郭德焱副主席指出,连续十届“设计城市”系列圆桌研讨会代表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五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也反映了基地五年来的成长和收获。希望以第十届为契机,总结经验突出特点,把“设计城市”系列圆桌研讨会继续办下去,进一步擦亮学术品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是广州的重要发展议题,需要基地和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撞出思想火花,形成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决策建议。
研讨会开始前,王世福教授回顾了十届“设计城市”系列圆桌研讨会的历程,并进行了《人文广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和《“城水耦合”与规划设计方法》两部新书的发布和赠书仪式。
研讨会由Hassel上海事务所董事负责人王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江教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陈志敏作主旨报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马向明作为点评与讨论嘉宾出席研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冯江教授以“三塔三关、堤里堤外”为主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三塔三关及珠江堤岸地理格局的演变。广州位于珠江的尾端,是淡水和咸水交接的地方,需要面临潮汐的影响。古代时期人们对潮汐的感知更明显,现代由于水闸的设立,潮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降低。“三塔三关”一词出自于“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这句话对广州的整体地理格局进行了概括。“三塔三关”中的三塔是指赤岗塔、琶洲塔和莲花塔。在万历年间,航海贸易发展迅速,为了建立更高的视点与海的关系,大量的塔开始修建,“三塔”就是在这个期间修建而成的。在《崇祯县志》中,三塔第一次被联系在一起。三塔虽然都为万历年间修建,但塔的砖瓦材料、地形、内部结构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据《广东新语·卷二地语·禁凿石砺》记载,“广州东有石砺山……有一浮莲塔,上矗云霄,与赤冈、潖洲二塔东西相望,为牂牁大洋之捍门,南越封疆之华表,盖一郡风水之所系焉者也”。
冯江教授介绍道,珠江早期并没有堤岸,只有滩涂。1888年,张之洞开始修筑长堤;1907年根据《广东省城内外全图》珠江新的岸线正在建设中,形态隐约可见;1920年代长堤修建完毕城墙基本拆除,城外的肌理逐渐重新形成垂直于珠江岸线的新的肌理;1937年海珠石被清除,珠江南北两岸堤岸取直。在珠江长堤的空间发展史中,西堤主要是对外贸易的窗口、摩登商街以及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包含了粤海关、广东邮政大楼、光楼、大新公司(南方大厦)等建筑;东堤是官家之地、城市中轴线的延续以及广交会场地,包含了五仙门发电厂、大沙头火车站等建筑;南堤位置比较特殊,正对老城中心的位置,包含了大三元酒家、永安堂等建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城市设计策划所所长陈志敏主要分享了其团队先后两次聚焦珠江中心城区段发展的规划工作历程和心得体会。陈志敏所长首先介绍规划团队所坚守的规划思想,即: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统筹推进珠江沿岸的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吸引城市生活回归珠江水岸,实现还江于民。
陈志敏所长指出,在2016至2020年的时间阶段,规划工作主要围绕珠江前航道展开。今后的工作是将视野拓展延伸至珠江沿岸的100公里岸线,包括中心城区段约占75公里,不仅包括已取得丰硕成果的珠江前航道,还包含现状被低效存量用地占据主要空间的西航道和后航道。陈所长强调,新时期珠江的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全域性的谋划,基于“世界一流的国内滨水区和高质量的发展典范”的发展定位,以珠江为纽带,通过沿岸的轴带提升拉动腹地区域的网络化发展,为中心城区赋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进一步优化滨江功能配置,加强单元化的系统管控。基于过往的专题研究,形成八个策略——人民的珠江、自然的珠江、文化的珠江、可达的珠江,韧性的珠江、魅力的珠江、焕新的珠江和繁荣的珠江。对于后续工作的推进,陈所长提出全线贯通沿岸100公里、全面打造产业价值园区、全力推进滨江地区有序建设这三项建设计划。
圆桌讨论环节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主持。
图片:活动方供图